游客
题文

语言的实际运用。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全民阅读”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两会,这一理念再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被提升至“建设书香社会”的层面。为了贯彻这一文件精神,你所在的社区将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为这次读书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20字以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中国第一部关于 太空旅行的科普论著《太空旅游》首发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为此,学校记者社将举行以"太空旅行"为话题的新闻来访活动。小记者们正搜果、整理材料,做好前期准备。请你参与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二]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吴季,《太空旅游》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长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旅行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访谈、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吴老师,同学们非常喜欢您的新书《太空旅游》,您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吴老师,您在书中提到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吃货"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材料三]

◆国际空间站旅行国际空间站一般建于距离地球表面约400千米高空。游客通过穹顶舱可以看到令人沉醉的地球美景,可以观察地球的海岸线。山脉和河流,可以体验太空进食,进行天体观察,还可以在失重环境下运动,甚至太空行走。

◆亚轨道旅行、亚轨道一般指距离地球表面20﹣100千米的空城,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亚轨道飞行的时间短暂,游客乘坐飞船在近似于直上直下的抛物线轨迹中飞行,冲上100千米高的大气层后很快返回。在那里可以感受到几分钟的失重,观赏地球蓝到发亮的奇异景观,浩瀚的宇宙也仿佛触手可及。

[材料四]

"太空旅行"部分项目数据简表

项目

相关信息

国际空间站旅行

亚轨道旅行

年份(段)

2001-2009

2010-2020

2020

2021

2022

2023

人次(订单)

8

0

66

700

1000

1562

费用(美元/人)

2000万以上

无数据

25万左右

(1)小记者们对搜集的四则材料按内容进行归类,发现可以分成       两类。

(2)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二]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3)请在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采访对象,整合[材料四]的信息,设计一个采访问题,并说明提问意图。

A.太空旅行项目策划人

B.旅行爱好者

下面是一则赞美家乡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小题。

乡土,承载着一个人最深的依恋。江南祖屋,临街缘河,轩窗盈翠,河港波暖,这幅水乡风情画氤氲在无数宁波人心头。宁波,这座与水结缘的城市,因水催生出的美丽家园,迎来了建城1200年的盛大节日。悠悠流tǎng①_______的三江水,依然在日月照耀下熠熠生辉;港通天下的宁波舟山港,依然谱写着海上丝路的热血传奇。历史juàn②_______顾宁波,未来属于宁波。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承载"的"载"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载入史册

B.风雪载途

C.千载难逢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加点的词。

[课内链接]

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彼竭我 ,故克之。(《曹刿论战》)

①缘:   

②盈:   

学校组织到某博物馆研学,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该博物馆精选了100件文物,放在五个主题时空舱,借助现代技术,让观众感受历史场景,亲近历史文物。请你参考示例,从两个备选时空舱中任选一个,起一个四字舱名,并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简述理由。

【示例】

第一时空舱简介:商周时期青铜器。通过数字技术,让青铜器"活"起来,观众可通过扫码、触摸等方式,"唤醒"青铜器,让它旋转、缩放,以便欣赏其构造、纹饰。

舱名:青铜时代

起名理由:用"青铜时代"命名该时空舱,突出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繁盛。青铜器古朴厚重的质感,让人联想起那个时代宏大庄严的祭祀场面。

【备选时空舱】

第二时空舱简介:以文物为线索,串起秦一统六国的历史。通过虚拟现实再现当时的重大事件、战争场面等,让观众在金戈铁马、风云激荡中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三时空舱简介:西北地区历史文物荟萃。通过丰富的科技手段,实现文物与观众互动。敦煌展区,飞天轻舒广袖,在古乐中翩然起舞。"你好,兵马俑"互动项目现场,观众上传自己的照片后,图像识别技术就会自动识别与之最像的兵马俑,给出其位置信息……

我选:_____________

舱名:____________

起名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在第一时空舱门口遇到一位老人,他问你到第五时空舱怎么走,请你根据下面的平面图,为他指明路线。

(3)研学活动结束后,小文同学想写一副对联描述自己在时空舱的见闻,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曼舞广袖 兵俑 飞天 甲士重生 手持长戈 依稀 玉环再世 恍若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破窗效应

心理学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往往会布满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自然会不好意思丢垃圾;而一旦地上开始有垃圾出现,就会毫无愧疚地跟随。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被阻止,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像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材料二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取决于三个因素。价值观。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材料三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逐渐变得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并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

(1)下列关于材料一、二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活现象中,只要是环境优美、窗明几净的地方,人们就会很自觉地不扔垃圾。

B.

"破窗效应"警示:情况一旦坏到一定程度,人们往往会放弃努力、任其变糟糕。

C.

在心理上,一件事被人们认为不值得做,实际上反而会让人更轻松愉快地完成。

D.

"不值得定律"启示: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处境中变换工作,体现不一样的价值观。

(2)下列对"罗森塔尔效应"在教育运用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学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才会让老师越来越喜欢你。

B.

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和中国古代"严师出高徒"是一个道理。

C.

教师对学生持续地激励,往往会让学生产生自信进而打开进步空间。

D.

"罗森塔尔效应"启示我们,实施教育一定要杜绝对学生的批评行为。

(3)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A.

"破窗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更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生活现象。

B.

自己都认为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其实就根本没有必要把它做好。

C.

"权威性谎言"实验效果证明,孩子们具有"优异发展可能"。

D.

孩子们也应该自我激励,尽量克服对于成长环境的过度依赖。

某报社准备写一篇关于世界航空航天发展成就的综述性文章,拟在"人类征服太空""人类探索太空""人类遨游太空"中选用一个作为题目。你认为哪个最好?请简述选用理由,限60字以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