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湖南常德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浮云”在这里指 。
(2)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苔,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结合一、二两句,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隐者”的隐居在一个怎样的地方。。
这首诗体现了“隐者”怎样的情怀?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宋〗孙觌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说说诗中使用“湿”字的好处。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A.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 B.对春天的无比热爱 |
C.爱花惜花 | D.对海棠花的迷恋 |
下面对诗歌表现手法表达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想象妙,感情真挚,构思别致,历来脍炙人口。 |
B.诗歌的后两句以人喻花,生发奇想。 |
C.诗歌的开头两句运用了侧面渲染的手法。 |
D.诗歌虽然化用了典故,但因运用巧妙,使人不觉。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秋夜曲
张仲素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①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②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
“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小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