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某诗人写道:“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 )
A.电报电信业 | B.航海事业 | C.航空事业 | D.铁路运输 |
1953年开始实行的三大改造,其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 B.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 |
C.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特点是()
A.实现国家工业化 | B.自力更生与争取苏联援助相结合 |
C.加强民族与加强法制相结合 | 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 |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该图就是在此时期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它的创办者是()
A.陈启沅 | B.方举赞 |
C.张謇 | D.周学熙 |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近代”的含义,最重要的一点是()
A.产生于中国近代史时期 | B.被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
C.由私人投资兴建 | D.采用机器从事生产 |
“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对比这两句诗,说明
A.丝织业不够发达,产量较少 |
B.当时的丝织品主要供上层社会消费 |
C.丝织品主要出口地中海等地区 |
D.丝织品为织者自己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