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三年,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为此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先后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此陈云解释说:“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这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 )
A.已经在中国全面确立 | B.符合中国国情应该长期不变 |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 D.在当时保证了人民生活的需要 |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原有的票证供应物资逐年减少,1993年粮票全部取消,结束了50年代以来近半个世纪的短缺时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 B.计划经济在我国终结 |
C.国家全面放开商品市场定价 | D.物质生活不断地丰富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因素包括
①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④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组号 |
流行服饰 |
流行语 |
阅读 |
文娱形式 |
A |
列宁装 |
最可爱的人 |
苏联小说 |
扭秧歌 |
B |
军装 |
破“四旧” |
毛选 |
学唱样板戏 |
C |
中山装 |
“时间就是金钱” |
古典文学 |
看电视剧 |
D |
唐装 |
上网 |
时装杂志 |
跳交谊舞 |
下图是创作于民国时期揭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的漫画。漫画有可能揭示的事件是
A.1914年对德宣战占领山东 |
B.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 |
C.1935年的“华北事变”进逼华北 |
D.1937年的“七·七”事变全面侵华 |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A.1846年起西方对华贸易总额开始下降,原因是中国市场开放不够 |
B.甲午战争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故此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
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原因是中国各阶层的广泛参加 |
D.北伐战争的开始,原因是国共两党联合来争取民族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