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出下列文段言外之意的正确理解:( )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的答话的意思是:( )
A.大师有碰到许多熟人,连连脱帽的习惯。 |
B.大师碰到了许多熟人。 |
C.屋子并不热,只是习惯脱帽而已。 |
D.作品重在个人的创造,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 |
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著名的农民企业家虽然开办了该市第一家外来打工者子弟学校,招收了200多名新生,但这对10万多名外来打工的子弟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
B.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的苏迪曼杯决赛中,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内爆发出震聋发聩的欢呼声。 |
C.这家宾馆不仅设施完备,环境舒适,而且服务周到,常常让旅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
D.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骛远。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众志成城》的雄浑合唱拉开了“2008宣传文化系统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 |
B.由于科学家的不懈研究,人们正在发现和推广深海生物的药用价值。 |
C.朋友是没有血缘的兄弟,只要能同甘,才能共苦。 |
D.早春的一场雪,洁净着茫茫田野,也洁净着赏雪这的心灵。 |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 的经典名作, 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 。我们从中不仅能 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A.不言而喻 滋润 苦痛 获取 | B.脍炙人口 滋养 沧桑 汲取 |
C.不可名状 养育 磨难 吸取 | D.家喻户晓 培养 苦难 吸收 |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风掣(chè)粗犷(kuàng)逶迤(wéi)飒然而至(sà) |
B.迁徙(xǐ)荒冢(zhǒng)膂力(lǚ)抓心挠 肝(náo) |
C.商贾(jiǎ)辐射(fǔ)富庶(shù)纵横捭阖(bǎi) |
D.瞭望(liáo)缱绻(juǎn)烽燧(suí)玉辇华盖(niǎn) |
下列是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27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脊椎硬化的极度困难条件下,开始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写作。 |
B.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伤寒和大叶性肺炎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 |
C.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奥库涅夫,正是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他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
D.保尔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能干的士兵,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