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部法律文献部分内容的摘录。据此判断,该部法律文献是( )

| A.《权利法案》 |
| B.《独立宣言》 |
| C.《人权宣言》 |
| D.《1787年宪法》 |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60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的封锁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 C.自然灾害的影响 | D.文化大革命 |
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在焦裕禄、王进喜等民族脊梁的身上体现出来怎样的时代精神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B.艰苦创业,乐于奉献 |
| C.善于改革,勇于创新 | D.反腐倡廉,崇尚节俭 |
宣传画是一种风格明快,富有感召力的宣传手段,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宣传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①② | D.②③① |
下面所列的各种社会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特征
| A.保家卫国增产节约公私合营 |
| B.多快好省一大二公公共食堂 |
| C.大字报造反有理 “走资派” |
| D.国企改革乡镇企业加入世贸 |
侯永禄是陕西省的一位普通农民,从1940年起他开始写日记,一直坚持到2004年3月。30多本共200多万字的日记,记录着家长里短、政策变化,特别是土地制度每一次变化带给农民的深刻记忆。下面的日记内容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热泪满面” |
| B.“(村里)形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的现象。” |
| C.“干部脱离实际、胡吹虚报产量,和实际相去甚远。” |
| D.“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