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指出: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其全部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对法西斯三国同盟成员国及仆从国家作战,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材料二 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就德国处置问题、波兰问题、对日作战问题和联合国成立问题等达成了协议。会议结束后,罗斯福认为战后美苏关系将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只是不要在条件尚不成熟时演变成战争。会议结束时,美国代表团的一些成员是带着“别了,下次战争再见”的心情离开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联合国家宣言》签署背景下,美苏是什么关系?(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尔塔会议对二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就美苏关系史谈谈你的历史启示。(2分)
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西交通之路
(1)开通这条“中西交通之路”的人物是谁?
材料二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以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试举一位致力于唐朝中印交往的著名人物,并简述其事迹。
材料三他率领的船队,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他”是谁?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四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清高宗实录》卷550
(4)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较。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五 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德国时表示:中方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秉承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理念,联运亚欧两大市场,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造福沿途各国人民。……两国应该加强合作,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该如何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当今中国,科技和发展的关系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才开始。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索”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给世界历史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二科技改变世界
(2)材料二图示重大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他们分别是哪一次工业(科技)革命的成果?分别将人类代入到一个什么时代(填在下面横线上)
图1:
图2:
图3:
材料三 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创造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时外投资的90%。1995年,一个负责管理经济和贸易秩序的永久性国际组织建立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3分)
材料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这实际上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将会进一步强化西方发达国家在高新科技领域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4)依据材料四指出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哪些影响?为此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历史上,日本屡屡侵犯中国,近年来,中日关系又被推上风口浪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中国抗击的是日本的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两次战争有什么不同的结果?日本在上述战争的发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材料二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2012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提议。2012年9月3日,日本中央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展开正式“购岛”谈判,日本政府准备出价20.5亿日元。
——摘自中新网
日方所谓“购岛”行为,难以避免地会对中日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已经出现了中国游客赴日本旅游大幅减少,日本企业生产的汽车在中国销量大减的现象。——摘自潇湘晨报
(2)1972年中日建交,中日关系正常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发展和地区局势两个角度说明日本的不当言论和行动会产生什么危害?
(3)日本至今不但没有反省战争罪行,而且还在不断制造中日摩擦,从中日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实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梦包括强国梦、统一梦、和平梦等,如何实现中国梦,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在不断探索。
材料一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境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1)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二 2012年海峡两岸贸易额16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2012年赴台旅游达197万人次,创历史新纪录。两岸人员来往79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6月,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览院合璧展出。2012年6月26日,以“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为主题,2012年海峡两岸大生技与文化交流营在北京技大开营。
(2)材料二说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材料三
2001年各经济体领导人在上海合影
(3)材料三与上海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它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4)你的中国梦是什么?为了实现中国梦,你想做点什么?(3分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域物产传入中原地区是在什么事件之后?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
材料二
(2)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三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3)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材料四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管理西藏和新疆的机构分别是什么?设置这些机构的主要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