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敬畏规则
①国人对规则往往没有尊重的习惯。从最简单的“排队”看,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中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
②有人为了考验德国人的守规则,分别在两个电话亭上贴了“男”、“女”标志。德国人果然按照电话亭上的标志,男女各进各位,就算一边排着长队,另一边的电话亭是空的,也没人不遵守这一规则。美国人在邮局前排队,排在队伍前面的顾客,一般距离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至少一米远:一方面避免彼此靠得太近不舒服,一方面也是尊重别人的隐私。如果窗口服务不止一个,也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个队,而是只排一个队,前面的人依次序到空出来的窗口办事,以保证先来的人先接受服务。甚至现在经济比我们落后的俄罗斯,在他们的语言里也没有“插队”这个词汇,他们的穷人在寒风里领取救命的面包时也非常自觉地排着长队,但是我们有些人有时却因为插队而大打出手……高贵与粗鄙,在规则面前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在这方面,国人还有很多事要做。
请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说说第②自然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概括说明内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小题。
“中国粮仓”里的节水稻
①上海世博园中国馆中,有一个“中国粮仓”,其中展示着一种“节水稻”。
②你知道节水稻的身世吗?节水稻像青蛙那样既能在水中生,也能在湿润坡地活,真可与青蛙媲美而称为“两栖稻”。这种稻是由上海农业科学院的水稻专家为保护人类家园,根据遗传学规律,采用杂交技术,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培育出来的。
③众所周知,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日趋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国民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而我国的农业用水却占总用水量的80%,而种水稻的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70%。国际水稻研究所早已发出警告,以稻米为主食的国家,到2025年将面临严重缺水。到那个时候,水稻就会因供水不足而减产,甚至绝收。目前,联合国已把中国列为13个缺水的国家之一。面对这种局面,未雨绸缪,上海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决定培育节水稻。
④目前地球上存在的“水稻”和“旱稻”有着共同的祖先,那就是生长在沼泽地带的“野生稻”。“野生稻”的子孙们,有的逐渐下水了,有的却跑上了岸,久而久之,在水与旱的条件长期影响下,各自适应了水或旱的环境条件,就成了在许多性质和形状(性状)各不相同的水稻或旱稻。水稻和旱稻虽然在性状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可从决定性状的基本原因(基因)角度分析,真正的基因不同的不多,绝大多数基因还是相同的。基因相同,性状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呢?这是因为水稻和旱稻为适应环境条件而基因表现不同或基因修饰造成的遗传性状,叫做“表观遗传”。因表观遗传不同的两种水稻,如果有机会进行基因交流就比较容易得到性状之间新组合的后代。科学家根据这个科学分析,从水稻和旱稻中选取了几个基本材料进行了水稻和旱稻的有性杂交,并且从杂交种第2代起就开始根据需要进行了严格的挑选。经过多年的努力,到2005年,他们终于得到了符合要求的“节水稻”。
⑤节水稻一生所需的水量只有水稻的一半,而且这种稻的产量能赶上原来的高产水稻,远远超过旱稻。节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明显比旱稻好,与水稻相比也毫不逊色。节水稻根系比水稻发达而可在坡地种植,受到农民的欢迎。坡地上种植节水稻只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它就可以完成正常生长周期。
⑥与水稻相比,节水稻无需成天在水中生活,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农药、肥料对水源的污染。不仅如此,水稻田因泡水过久而引发的甲烷排放也会因改种节水稻而被阻断。许多事实表明,节水稻不仅是名副其实的节水标兵,而且也是环境保护的模范。此外,节水稻从播种到收获,都比较容易实现机械化,减轻了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⑦科学家们在培育出节水稻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又培育出了一批更高产量的节水杂交稻。现在,这些节水杂交稻正在陆续走向祖国大地。
(作者潘从光、曾溢涛,选自《科学画报》2010年第11期,有删节)
.根据文章第②段,给“节水稻”下个定义。
.根据第③段,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培育节水稻。
.培育节水稻的主要原理是什么?
.中国节水稻有什么优势?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①读了大半辈子书,倘若有人问我选择书的标准是什么,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愉快是读书的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

②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

读书惟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关于这种境界,陶渊明作了最好的表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过,我们不要忘记,在《五柳先生传》中这句话前面的一句话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可见要做到出于性情而读书,其前提是必须有真性情。那些躁动不安、事事都想发表议论的人,那些渴慕荣利的人,一心以求解的本领和真理在握的姿态夸耀于人哪里肯甘心于自个儿会意的境界。

④以愉快为基本标准,这也是在读书上的一种诚实的态度。无论什么书,只要你读时感到了愉快,使你发生了共鸣和获得了享受,你就应该承认它对于你是一本好书。在这一点上,毛姆说得好:"你才是你所读的书对于你的价值的最后评定者。"尤其是文学作品本身并无实用,惟能使你的生活充实,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是你喜欢读。不感兴趣而硬读,其结果只能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相反,据我所见,凡是真正把读书当作享受的人,往往能够直抒己见。譬如说,蒙回就敢于指责柏拉图的对话录和西塞罗的著作冗长拖沓,坦然承认自己欣赏不了;赫力博斯甚至把弥尔顿的《复乐园》和歌德的《浮士德》称作最著名的引起厌倦的作品。这两位都是学者型的作家,他们的博学无人能够怀疑,我们当然不必赞同他们对于那些具体作品的意见,我只是想藉此说明,以读书为乐的人必有自己鲜明的好恶,而且对此心中坦荡,不屑讳言。

⑤我不否认,读书未必只是为了愉快,出于利益的读书也有其存在的理由,例如学生的做功课和学者的做学问。但是,同时我也相信,在好的学生和好的学者那里,愉快的读书必定占据着更大的比重。我还相信,与灌输知识相比,保护和培育读书的愉快是教育的更重要的任务。所以,如果一种教育使学生不能体会和享受读书的乐趣,反而视读书为完全的苦事,我们便可以有把握地判断它是失败了。

(选自《周国平文选集》,海南出版社,有删改)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结合全文,理解"读书求愉快,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一句的深刻含义。

3.

.第四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找出其中的一种,并作简要分析。

4.

.梁启超在《敬业与乐来》中提醒要"乐业",本文作者说要愉快地读书。请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是愉快的事还是苦事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科学家对手指的研究很感兴趣。研究表明,手指的生长和大脑的发育都是在同一时期发生的,并且都与子宫内性激素的水平有关。因此,女性的无名指往往与食指一样长或者更短,男性的无名指则往往长于食指,而左撇子的无名指通常比食指长出许多。最近的研究表明,手指,特别是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与人体的健康有关联。利物浦大学的医学教授约翰·曼宁在他的著作中说,从一个人的手指上可以看出他(她)将来得乳腺癌、心脏病和孤僻症的可能性,这些疾病都可能在胚胎期形成病因,而在成年之后再发作。如果孕妇怀孕期间睾丸素水平较高,生下的孩子就更容易在日后得心脏疾病和孤僻症。同样,雌性激素水平较高的孕妇,所生的女孩食指通常短于无名指,而日后患乳腺癌的可能性也较大。

(选自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我们之双方》一文,作者恩里克·科佩里亚斯,有删改)

1.

上面文段要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

上面文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3.

文段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2一2 6题。(12分:23 , 25题各3分,其余题各2分)
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①成功可能是你创造了新的财富或技术,可能是你在工作岗位上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可能是你找到了回归自我、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成功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成功不是要和别人相比,而是要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②怎样才能成为最好的你自己呢?
③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只有一次,只有一个人能告诉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地方能找到你的目标,那就是你心里。例如物游记》中唐僧的人生目标就是自度度人,自觉觉他;倦冈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的人生目标就是。他们最终都成了最好的自己。说到我的人生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每个人的人生目标都是独特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努力。
④要做感兴趣和有激情的事。()当你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对该领域有激情时,你就可能为它废寝忘食,发挥自己所有的潜力。这时候,你已经不再是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为了“享受”而工作了。毫无疑问,你将会得到成功。
⑤2002年,比尔·盖茨在领导微软25年后,毅然把首席执行官的工作交给了鲍尔默,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投身于他最喜爱的工作——担任首席软件架构师,专注于软件技术的创新。此后,他对公司的技术方向做出了重大贡献,更重要的是,他更有激情、更快乐了,也鼓舞了所有员工的士气。
⑥我父亲是在70岁高龄,经过从军、从政、写作等职业后才找到了他的最爱—教学。他过世后,他的学生在他抽屉里找到了他勉励自己的两句话:“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最令人欣慰的是,他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最爱。
⑦反过来说,如果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就可能会效率低下,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即便靠着资质和才华把它做好了,也绝对没有释放出所有潜力。
⑧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进步,必须把抽象的、无法实施的、不可衡量的大目标简化成为实际的、可衡量的小目标。制定具体目标时必须了解自己的能力。目标设定过高固然不切实际,但目标也不可定得太低。对目标还要做及时的调整: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
⑨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了解自己,努力不懈地追求进步,让自己的今天胜于昨天。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才能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本文的论点是:
.全文主要从哪三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主张?(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为第③段中的横线处补写保尔的人生目标,应是:
.为第④段中的()处选择一个道理论据,下面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有不少人干一行爱一行,也有不少人改行,甚至多次改行。联系上文,你认可哪一种?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衣有年轮
①衣服的原材料影响地球安全。以皮革为例,在动物皮加工的过程中,使用了包括甲醛、煤焦油、染料和氰化物在内的有毒物质。为了增加柔软性和耐水性,皮革要经过操制。多数皮革使用硫酸铬等铬盐操制,产生含铬的废料。除此之外,皮革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经过操制后不能再被生物降解,对环境也有极大危害。

②而大受追捧的纯棉,也远没有这个词本身那样清洁舒适。在棉花种植、造布、制衣、运输、使用的各个阶段,都有大量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纯棉,距离低碳衣的要求还相去甚远。

③在现有的低碳衣概念中,循环再生产是关键。但在传统的再生产品中,一直存在品质劣化问题,再生品意味着品质的下降,最后只能变成垃圾被焚烧或填埋。

④新兴的生物循环再生技术将染料及其他材料完全去除,无限循环再生。这和在一定条件下从石油中制造出聚醋原料再焚烧相比,能量消耗量及二氧化碳排出量均可削减80%。而回收的服装可以返回工厂,重新再生为长纤维。这种方法为延长服装自身的生命周期提供了新的思路。

⑤衣服有自己的生命线。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从原材料生成开始,到被废弃处置为止的全生命周期。低碳衣只是所有环节中环保的基拙。在制造、运输、使用及处置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消耗,并产生碳的排放。

⑥实际上,已经有人开始把服装的碳排放指数组成"衣年轮",来判断个人对服装的使用是否有益于环保和低碳。就像从树的年轮可以看出它的年龄和状况一样,衣服也有自己的年轮,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

⑦每件衣服的材质、每个人的使用方式和回收与否,都会影响到衣年轮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碳排放的量。

⑧英国环境资源管理公司计算过一件约400克的100%涤纶裤子在其卜生"中消耗的能量。该裤子在中国台湾生产原料,在印度尼西亚制作,运到英国销售。假定其使用寿命为两年,经历了92次洗涤,用50℃温水的洗衣机洗涤,烘干机烘干后,平均花2分钟熨烫。这样算来,全部耗能量约为200度电,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裤子本身质量的117倍。

⑨而如果每人每年少买一件衣服,按睛纶衣服的能耗标准,每吨衣服产生5吨标准煤计算,则少买一件0.5千克的衣服能够减少5.7千克二氧化碳。可见,少买新衣、多穿旧衣、少用洗衣机这样的低碳行为也非常重要。

⑩以自然界的草木藤蔓、动物皮毛来遮羞取暖的时代早已结束。现代人类的服装选择更多是基于审美的需要。风尚的瞬息万变,加快了衣服更新换代的速度,造成了更多的闲置。衣橱中沉睡的衣服,意味着更多的服装消耗和更多的碳排放,从而带来更多的环境问题。其实,时尚也有轮回,"过时"不过是不正确认识带来的产物。若是"有生命力"的衣服,旧衣也可变成穿在身上的复古,或是重新演绎的新时尚。

1.

第①②两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用文中原话答):""

2.

根据文中信息,下面给'衣有年轮"下定义,准确的一项是(

A. "衣有年轮"是一种碳排放指数。
B. "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的。
C. "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总量的。
D. "衣有年轮"是用来衡定每件衣服的使用年限,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年均碳排放量的指数。
3.

下面句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样算来,全部耗能量约为2 00度电,如果电能由煤提供,就会排放出约47千克的二氧化碳,相当于裤子本身质量的117倍。
答:

4.

第⑧⑨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

5.

目前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衣服也有碳排放。如果让你做宣传员的话,面对服装商场里的滚滚人流,结合本文学到的知识,你该怎么说?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