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州卷)(共10 分)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农业专家、农业主管部门、基层干部意见。他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1)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请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年经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分别是什么?
(2)他目睹过天灾人祸的大饥荒,开始了对水稻高产育种的研究,他被授予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奖。他是谁?他对中国农业有何贡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请回答:
⑴此材料出自于谁?
⑵他在文学史上有何贡献?
⑶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同学们,你们的学校一定非常整洁美丽,可是,总有些同学不能自觉地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请你们举出不爱护校园的行为。另外,请你用儒家的道德教育、法家的法治思想、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请你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表格列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及其情况。
(2)上述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说出你的理由。
(3)你觉得上述人物中的哪些观点值得被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材料一 墨子说,如果要使天下都富起来,丢掉贫穷;要使天下太平,丢掉混乱,就应当互爱互利、互相帮助。
材料二 墨子认为,进行战争,春季破坏老百姓种庄稼,秋季破坏了老百姓的收割……(这样一来),老百姓因饥饿、寒冷而死去的就不可胜数了。
请回答:
(1)两则材料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2)简要分析这些思想的积极意义。
阅读下列故事,回答下列问题:
立水为信
公元前356年,泰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拉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直响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拉。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是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议论:“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 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不久,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读完这个故事,请把你的感想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