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某班以“探寻中国的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参与探究。
材料一:(探索之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逼近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二:(独立解放之路)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材料三:(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壮丽的篇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从材料二得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是谁领导建立的。
(3)材料三中所述的“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以谁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开创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朕安抚尔等亿兆,终欲开拓万里波涛,布恩威于四方,置天下于富岳(指富士山)之安。——天皇之御笔信
请回答:
①这段文字反映的是日本哪次改革?
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③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将走上怎样的道路?
阅读下图:
日本东京鹿鸣馆(1883年建)明治初期的日本小学
请回答:
①图中的场景体现了日本明治政府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哪些改革措施?
②为了向西方学习,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③结合上述问题,从一个民族进步的角度,简要谈谈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奴隶制是建立在人性中自私自利上的,是与人热爱正义的天性相违背的。——林肯1854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林肯l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三:1863年元月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请回答: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林肯怎样的政治态度?
②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较,林肯的态度又什么变化?
③结合以上材料和课本上的相关史实,你认为应当怎样评价林肯?
阅读下列材料:
美国独立后,许多美国人到西部去谋生,美国政府也积极向西部扩张领土,这就使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迅速扩展到太平洋沿岸。历史上把这个过程称为“西进运动”(Westward Movement)。西进运动的过程也就是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随着西部领土的扩大,一个又一个新州建立起来,随之就出现了新建州实行哪种制度的问题。南方的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的新州允许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的工厂主希望在西部的新州实行资本主义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在这个问题上的冲突不断升级和加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就无法解决的程度。
请回答:
①什么是西进运动?
②西进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③从材料看出美国内战的原因是什么?
试从起因、性质、阶段特征和影响上比较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