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

A.巴黎和会签订《凡尔赛和约》
B.二战后至70年代初,西方经济“黄金时代”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
C.无产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D.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A.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序,但都属兔)。”“三只兔子”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与变法
C.自由与平等 D.民主与科学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的组织是()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光复会 D.强学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