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为人体体液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O2进入细胞的主要路径是①→②→③
B.①与②③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入①中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将水绵浸没在加有适宜培养液(有充足的CO2)的大试管中,以人工白炽灯作为光源,从近向远逐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不考虑温度对实验的干扰),测定在不同距离下水绵释放气泡的速率,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b点的限制因素为光照强度
B.如果培养液中缺Mg2+,在同样情况下完成该实验,a点应左移
C.c点与a点的干重相比较,c点较a点低
D.a点时水绵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给小麦提供14CO2,则的转移途径是14C→14C3→(14CH2O)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核糖体上检测不到放射性
C.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可能含有18O

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某种农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以此种方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自变量是

A.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B.作物细胞液浓度
C.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将从同一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的形状质量相同的薯条分为数量相等的四组,分别浸入I—Ⅳ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一。从四个不同的新鲜马铃薯块茎上,取得形状质量相同、数量相等的薯条①~④组,分别浸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h后,薯条的质量变化百分率如下表二。则表一所列的四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开始时浓度最低的,以及表二所列的四组不同薯条中细胞液开始时浓度最低的分别是

表一
表二
溶液




薯条




质量分数变化(%)
+4
0
-2
-3
质量变化(%)
+4
0
-2
-3

A.Ⅰ、① B.I、④ C.Ⅳ、① D.Ⅳ、④

下列有关碗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人夜间,叶肉细胞内ATP 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