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30℃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
| B.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
| C.c光照下,单位时间O2释放量为a+d |
| D.若将温度下降到25℃ 时,a点下移,b点左移,d点下移 |
蚕豆病是一种由体内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一种参与葡萄糖氧化分解的酶)导致的疾病,病人食用蚕豆后会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病人中以儿童居多,成人也有发生,但很少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比例约为7 : 1。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蚕豆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 B.人类蚕豆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
| C.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他们的后代不可能患蚕豆病 |
| D.蚕豆病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红细胞不能大量合成糖原 |
为调查可变性红斑角化症遗传方式并绘制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
| B.先调查基因型频率,再确定遗传方式 |
| C.通常建立系谱图必需的信息不包括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 |
| D.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出发病率 |
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差很大 |
| B.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000,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100 |
| 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
| 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
根据不同育种需求选择不同的育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要获得杂种优势,可利用杂交育种法 |
| B.如果要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可以利用转基因技术 |
| C.要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可利用诱变育种 |
| D.要快速获得纯合子,可选用多倍体育种法 |
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
| 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 |
| 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 |
| 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 |
| 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