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5 s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5 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
B.t=20 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
C.在5 s~15 s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而后是b车在前 |
D.在10 s~15 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 |
氦原子核由两个质子与两个中子组成,这两个质子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库仑力和核力,则3种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核力、万有引力、库仑力 |
B.万有引力、库仑力、核力 |
C.库仑力、核力、万有引力 |
D.核力、库仑力、万有引力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
B.氢原子的能量减少 |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
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α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下述对观察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放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A位置时稍少些
C.放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放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关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汤姆孙发现电子后猜想出原子内的正电荷集中在很小的核内 |
B.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 |
C.对原子光谱的研究开辟了深入探索原子结构的道路 |
D.玻尔原子理论无法解释较复杂原子的光谱现象,说明玻尔提出的原子定态概念是错误的 |
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
色光 |
红 |
橙 |
黄 |
绿 |
蓝-靛 |
紫 |
光子能量范围(eV) |
1.61~2.00 |
2.00~2.07 |
2.07~2.14 |
2.14~2.53 |
2.53~2.76 |
2.76~3.10 |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
A.红、蓝-靛 B.黄、绿
C.红、紫 D.蓝-靛、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