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车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5 s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5 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
| B.t=20 s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
| C.在5 s~15 s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而后是b车在前 |
| D.在10 s~15 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 |
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 |
| 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 |
| 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 |
| 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证明了()
| 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静止 |
| 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作用的物体将运动 |
| 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
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作用,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物体仍静止不动,则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 A.8N,方向向右 |
| B.8N,方向向左 |
| C.2N,方向向右 |
| D.2N,方向向左 |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不易被推动,说明物体在静止时的惯性比在运动时的惯性大 |
| B.速度越大的物体越不易停止,说明速度越大的物体其惯性也就越大 |
| C.物体受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就要改变,说明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
|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大小取决于质量,与其它因素无关 |
如图所示,福州至上海的铁路线长度约为1180km,福州与上海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609km。小明从福州乘火车到达上海时,他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A1180km,571km B.1180km,609km
C.609km,1180km D.571km,118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