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开发商的广告称“乘公汽从新楼盘到附近的大型商场只需3分钟”。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比较接近的是 ( )
A.10000m | B.2000m | C.400m | D.200m |
在研究发光物体时,引入了“光源”的概念;在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了“光线”的概念;在研究发声物体时,引入了“声源”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其中是根据客观事实假想的,但实际并不存在的是
A.光源 | B.光线 | C.声源 | D.参照物 |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 |
B.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C.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
D.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 |
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
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小的纸锥 |
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玻璃板照 |
C.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 |
D.在观察水的沸腾活动中,为了使水更快的沸腾,应使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
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吸热 |
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吸热 |
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放热 |
D.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放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