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潼会船节会船比赛时,“篙子船”上的青壮年男子手持长篙,在锣鼓声、呐喊声的助威下,动作一致,奋勇争先。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
B.人们听到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
C.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 |
D.岸上观众通过音调分辨出鼓声、锣声 |
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A.感受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
C.检查自己听力的好坏 |
D.判断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
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 |
生活中的很多热现象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给发烧病人测量体温后放在20℃的室内,体温计一直显示着39℃的示数,说明水银这种物质具有“热胀冷不缩"的反常特性 |
B.课本上说,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弦外之音,就可以解读为:冰的熔点与气压有关 |
C.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蒸发带走热量 |
D.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
铁是一种晶体,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