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
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
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据此回答27~28题。
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B.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加剧
C.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一、二产业

今后我国城市化的侧重点是()

A.扩大城市规模,积极建设新的开发区
B.新增非农业人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C.大城市的人口逐步向中小城市转移
D.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推进小城市经济发展

气温年较差是一个地区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下图为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图中虚线表示水稻种植的北限。读图完成24~26题。

对世界各地气温年较差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暖流流经的海区气温年较差小 B.气温年较差总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C.热带沙漠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 D.赤道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

图中从甲到乙一线气温年较差变化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季风气候的影响 B.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幅度大
C.冷暖洋流的影响 D.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共同影响

图中丙处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产生这一现象的气候原因是()

A.气温的年较差较大 B.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濒临海洋,全年降水量大

该图是“三种陆地水体转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图中P代表的水体可能是()

A.雨水 B.积雪 C.地下水 D.冰川水

箭头b、d代表的现象最集中出现的月份是()

A.1~2月 B.3~4月 C.6~7月 D.9~10月

该图为我国某工作人员在南极长城站(62º12′S、58º57′W)或中山站(69º22′S、76º22′E)拍摄的太阳在一天中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中太阳从左向右运动,并且是每两小时拍摄一次。读图回答20~21题。

照片拍摄地点位于科考站的()

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

当拍摄太阳在M位置的照片时,北京时间约为()

A.2时50分 B.14时50分 C.3时10分 D.15时10分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答18~19题。

国家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3
35

30
156

70
3503

313
559

432
1601

910
1359


“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

A.甲 B.乙 C.戊 D.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