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世界某地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以下问题。该地可能位于
A.36°S的大陆西岸 | B.32°N的大陆西岸 |
C.45°S的大陆西岸 | D.30°N的大陆东岸 |
该地的主要农作物是
A.天然橡胶 | B.葡萄 | C.棉花 | D.春小麦 |
图3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
甲乙丙 |
B. |
乙丙甲 |
C. |
丙乙甲 |
D. |
丙甲乙 |
6.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图2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3-4题。
3.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
A. |
12点 |
B. |
15点 |
C. |
18点 |
D. |
21点 |
4.该日悉尼和广州( )
A. |
日出同为东南方向 |
B. |
正午树影朝向相同 |
C. |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D. |
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
【题文】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图1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
A. |
京-冀 |
B. |
闽-川 |
C. |
桂-黔 |
D. |
粤-湘 |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
A. |
要素综合性 |
B. |
环境复杂性 |
C. |
空间邻近性 |
D. |
条件相似性 |
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及苔藓地⾐组成,⼤多数灌⽊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陆与北美⼤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我国阿尔泰⼭-阴⼭一线.其后,随着⽓温升⾼,苔原不断向北及⾼海拔退却。据此完成9~11题。
9.受全球⽓候变暖的影响,亚欧⼤陆苔原带将( )
A. |
整体向北移动 |
B. |
整体向南移动 |
C. |
⾯积扩⼤ |
D. |
⾯积缩⼩ |
10.苔原带横跨亚欧⼤陆,表明( )
A. |
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
B. |
亚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 |
C. |
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
D. |
亚欧⼤陆降⽔北部最多 |
11.祁连⼭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可能是因为祁连⼭地( )
A. |
⽬前针叶林带以上⽓温⾼ |
B. |
⽬前基带⽓温⾼ |
C. |
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温⾼ |
D. |
冰期基带⽓温⾼ |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图1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据此完成7~8题。
7.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 )
A. |
气温高 |
B. |
蒸发(腾)强 |
C. |
降水量大 |
D. |
绿地面积大 |
8.该城市可能是( )
A. |
乌鲁木齐 |
B. |
北京 |
C. |
上海 |
D. |
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