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地关系也发生相应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区域发展过程中,人地关系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的时期是
A.初期阶段 | B.成长阶段 |
C.转型阶段 | D.再生阶段 |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初期阶段 | B.再生阶段 |
C.成长阶段 | D.以上都不对 |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 |
大气温度 |
B. |
降水量 |
C. |
积雪厚度 |
D. |
植被覆盖度 |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 |
年降水量最少 |
B. |
冬季气温最低 |
C. |
年日照最少 |
D. |
冬季风力最大 |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 |
蒸腾加剧 |
B. |
低温更低 |
C. |
降雪期推后 |
D. |
太阳辐射减弱 |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
市场规模 |
B. |
劳动力成本 |
C. |
原材料成本 |
D. |
技术水平 |
4.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
市场规模大 |
B. |
技术水平高 |
C. |
劳动力素质高 |
D. |
基础设施水平高 |
5.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
A. |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
B. |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
C. |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
D. |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 |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
B. |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
C. |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
D. |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 |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
B. |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
C. |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
D. |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磷高累积区是( )
A. |
高山草甸带 |
B. |
高山冰雪带 |
C. |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
D. |
常绿阔叶林带 |
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
A. |
大气温度较低 |
B. |
生物生产量较低 |
C. |
土壤含水量较低 |
D. |
地表径流量较小 |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 |
向陆地方向推进 |
B. |
向海洋方向推进 |
C. |
位置稳定 |
D. |
反复进退 |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 |
形成新的贝壳堤 |
B. |
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
C. |
形成河口三角洲 |
D. |
迫使河流改道 |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 |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
B. |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
C. |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
D. |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