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全球约有30%的土地因人类活动而产生退化,每年流失土壤201亿吨。全世界每年在运输过程中遗撒到海洋中的石油高达1000多万吨,重金属数百万吨,还有很多的各种垃圾。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约有230亿吨,较20世纪初期增加了25%;与此同时,空气中的颗粒物质、CO2和硫化氢等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在以每年约17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灭绝。
(1)分析说明图中下列字母反映的环境问题: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2)世界和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有哪些?
(3)世界和我国均有大面积地区形成酸雨,其主要原因有( )
A.工业排放废气 | B.汽车排放尾气 |
C.建筑工地扬尘 | D.家庭炉灶排放的气体 |
(4)当前世界森林面积正在不断减少,减少速度最快的森林类型是什么?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 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4 年 3 月 19 日下午 5 点左右,浙江省遭遇今年首场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全省多市县气温骤降,浙江台州遭特大冰雹袭击,短短的十几分钟,密集的冰雹骤如雨下,大小如汤圆 般的冰雹几乎覆盖台州整个市区。
据材料,分析冰雹天气对浙江省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10 分)旅游地理
我国海南岛和泰国普吉岛都以热带海滨风光著称。两地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地域 文化,吸引了各地游客大量到来,繁荣了当地经济。下图示意海南岛和普吉岛的相对位置。
从自然条件分析,普吉岛比海南岛发展热带海滨旅游的主要优势,并简述当地发展旅游业在繁荣当地经济的同时带来的负面影响。
(22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图中示意我国河西走廊局部区域,区域内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所以留下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当江南”的佳句。
材料二 图中甲地所在的地级行政区农业发展极具特色: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盛产瓜果,蔬菜种类多、品质好。
(1)简析图示区域“雪山、草原、碧水、沙漠”景观形成的地理条件。(6 分)
(2)分析该区域农产品品质好的原因。(8 分)
(3)分析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8 分)
(2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图甲示意墨西哥地形、地势状况。1994 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 园农业。
材料二 1994 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造成农业竞争力下降,大量小农破产。图乙示意1990-2007 年墨西哥工、农业产值比重及其变化。
(1)分析墨西哥1994 年以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8 分)
(2)分析1994 年后墨西哥形成何种导向型工业及其原因。(10 分)
(3)分析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造成其农业竞争力下降的原因。(6 分)
(28分)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近30年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4分)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8分)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
(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