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超过一熟(茬)作物的种植制度,称为复种。近年来,我国某些水稻产区的复种制度发生了变化。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999—2006年部分省区由于复种制度变化导致的水稻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 省份 |
1999年 |
2002年 |
2006年 |
| 甲 |
—31 |
—435 |
—540 |
| 乙 |
87 |
—32 |
193 |
| 安徽 |
2 |
—30 |
39 |
| 广东 |
—82 |
—269 |
—302 |
近年来南方主要水稻产区双季稻大面积改为单季稻,以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气候变化 | B.劳动力流失 |
| C.稻米供过于求 | D.城市用地扩大 |
结合表中资料判断甲、乙两省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 A.福建、黑龙江 | B.江苏、西藏 |
| C.湖北、云南 | D.浙江、江西 |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图2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下图,回答:
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③②① | D.③①② |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 |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
| C.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 | 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 |
依图示资料可知
|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 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 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
| 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 |
下图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回答:
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是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丙乙甲 |
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石灰岩 | B.大理岩 | C.花岗岩 | D.玄武岩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回答: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一百万分之一 | B.一千万分之一 |
| C.五百万分之一 | D.五千万分之一 |
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20厘米 | B.40厘米 | C.60厘米 | D.80厘米 |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读图,完成:
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 A.80m | B.110m | C.170m | D.220m |
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 A.道路①为直线 |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
| C.道路③最长 |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
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 A.道路③ | B.道路① | C.道路①和② | D.道路②和③ |
读下图中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
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
|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
| 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
|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