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的短弧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 上,这一天正是        日(填节气)。
 (3)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      __ 上,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昼夜长短变化         (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__现象。
 (4)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              上,时间是             。
 (5)10月1日,地球正运行到_____点和_____点之间。
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的降水量大于150mm的月份是___ __月到__ ___月。
  (2)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判断两城市分别是:A为_____ ______,B为________ __。
  (3)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_____季,不同的是_____的雨季长。从降水量的多少来看,两地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
  (4)从温差来看,两地_ ____季的温差小,___ __季的温差大。
  (5)从图中数据分析,哈尔滨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由图可以推断,A地的河流比B地的河流汛期要______(长或短)。
  (7)从干湿地区看,A属于________地区,B属于_________地区。
读中国地形地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分三级阶梯。字母A和B代表的山脉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它们的名称是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
 (2)字母C代表中国四大盆地中最湿润的______________盆地,字母D代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_高原。
 (3)字母E代表中国最大的岛屿_______岛。中国第二大岛是__________岛。
 (4)写出数字代表的海域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5)图中山脉G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G代表的山脉是__________,这一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6)字母F所在的西北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字母D所在的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
 (7)中国地势特点的优势:对气候: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_____________;对河流: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_____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和_____________的经济联系。
读下图并结合已学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陆地面积仅次于_______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陆上邻国有14个,其中邻国①是________.
  (2)内蒙古风光绮丽,来内蒙古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是( ).
  ①竹楼村寨②草原风光③沙滩椰林④沙漠探险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3)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B是___________;C为北京市,地处______ _平原,几乎被 省包围;D为_______省;E的省会是______,其美称为“春城”;F省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 ____族。
  (4)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 __,这是因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参照下表,判断该地属于()
| 1月平均 气温(℃)  | 
   7月平均 气温(0℃)  | 
   6-8月降水量(毫米) | 
   12月至次年2月降水量(毫米) | 
   全年总降水量(毫米) | 
  
| -5 | 
   22 | 
   490 | 
   22 | 
   698 |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水系图黄河水系图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 高原,自西向东流注入海洋,长江 海。黄河注入 海。
  (2)长江上游支流众多(其中①是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占全国1/3,现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c是 水利枢纽。
  (3)长江中下游流经地形区C有“鱼米之乡”称号的 平原,河湖众多,其中②是长江最长的支流 ③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
  (4)长江的航运价值巨大,干流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重要的的交通枢纽城市:a b  。
  (5)黄河上游河段在干旱地区塑造了两个平原D 和E ,被誉为“塞上江南”。
  (6)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的地形区B _______高原,接纳了主要支流F ,G ,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增加。
  (7) 黄河下游河段游荡在低平的 平原,形成举世闻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