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物体通过足够长的细线绕过光滑轻质滑轮,轻弹簧下端与地面相连,B放在弹簧上端但不栓接,A放在光滑的固定斜面上,开始时用手按住A,使细线刚好拉直且无拉力,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释放A后它沿斜面下滑,物体B在弹簧恢复原长之前的加速度随弹簧压缩量x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获得的速度为v,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斜面倾角α
(2)A和B刚开始运动时,细线中的张力
(3)弹簧最大的弹性势能
如图所示,左图是杭州儿童乐园中的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右图是过山车的原理图.在原理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 m和R2="8.0" 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37°斜轨道面上的Q、Z两点,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B均与P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轨道之间圆滑连接.现使质量
的小车(视作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轨道向下运动.已知斜轨道面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g="10" m/s2,sin 37°="0.6,cos" 37°=0.8.问:
(1)若小车能通过A、B两点,则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满足什么条件?
(2)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二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B,则小车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最低点
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多少?
质量为40kg的雪撬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向下滑动,如图甲所示,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今测得雪撬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且AB是曲线的切线,B点坐标为(4,15),CD是曲线的渐近线。试求空气的阻力系数k和雪撬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g="10" m/s2)
质点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随后做匀速运动,总时间为10s。如果质点一直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与第一次相同的匀加速运动,且到达B点的速度是第一次到达B点的两倍。求第二次的运动时间。
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10s时间通过一座长100m的桥,它刚开上桥头时速度为5 m/s,过桥后速度是15m/s,求:
(1)汽车加速度有多大?
(2)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
(3)汽车从出发到桥中间用了多少时间?
一辆汽车正以v0=30m/s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正前方约50m处有一个障碍物,立即以大小为8m/s2的加速度刹车.为了研究汽车经过2s是否撞上障碍物,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已知条件作出以下判断:
甲同学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在2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乙同学也认为汽车已撞上障碍物,理由是在2s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
问:以上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误的原因,并作出正确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