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知识、情感等的影响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认识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观念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是:()

A.努力降低能耗 B.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C.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D.实现经济量的扩张,做大经济总量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但必须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难中之难。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力争到2010年基本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据此回答问题。
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表明,确立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A.可以促使人们按价值规律办事 B.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C.能够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D.能够确保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被拉大


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难中之难。这告诉我们:()

A.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在贫困地区难以实现
B.我国应力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
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只能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形成合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

A.市场机制与价格杠杆相结合
B.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C.经营者的长远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相结合
D.国家的整体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相结合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
C.充分发挥了计划的长处 D.克服了市场的弊端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这种配置主要是通过:()

A.对外出口来实现的 B.政府宏观调控实现的
C.价格机制来实现的 D.银行信贷来实现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