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 )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
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 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分票”。下列对其体现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中国最早的股票,开风气之先
B.当时中国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
C.是当时中国经济近代化的一种表现
D.中国金融证券业发达,大量企业上市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又认为“万里一朔,莫如中华”。据此可以认为魏源

A.推动了东方国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B.引发了19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学习西方的热潮
C.开始关注西方世界的同时仍然抱持文化优越感
D.在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时不失民族气节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独尊儒术”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是:“一曰德能居位曰士;二曰辟土殖谷曰农;三曰巧心劳手人以成器物曰工;四曰通财鬻货曰商。”材料对“士、农、工、商”的划分依据是

A.社会地位 B.知识水平 C.道德品质 D.职业分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