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
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 |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 |
D.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 min才能看到紫色 |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均可生成ATP |
B.癌细胞突变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 |
C.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
D.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
下表是某蛋白质混合液中的不同蛋白质从开始析出到完全析出所需要的蛋白质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范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改变PH的方法也可以沉淀蛋白质 |
B.若只完全析出甲蛋白,混合液中最合适的硫酸铵浓度应为20% |
C.若加入混合液中的硫酸铵浓度达到30%,会析出2种蛋白 |
D.通过改变硫酸铵浓度能从混合液中得到所有的、不含有其他蛋白质的乙蛋白 |
突变基因杂合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片段交换,这种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细胞继续完成有丝分裂后,可能产生的子细胞是()
①正常基因纯合细胞
②突变基因杂合细胞
③突变基因纯合细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用图甲装置测量神经元膜电位,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据此判断下列选项完全正确的是()
①乙图显示的是膜外电位
②钠离子大量内流是发生在cd段
③a至b段为静息电位
④将刺激点移到X处,显示的膜电位变化相反
A.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用微电极适度提高实验狗的脊髓温度,引起狗的气喘、血管舒张和产热抑制等反应;而适度降低脊髓温度,又会引起寒颤、血管收缩等反应。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脊髓中存在体内温度感受器 |
B.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内分泌细胞 |
C.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效应器 |
D.脊髓中存在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