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如图所示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_。
(2)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
(3)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 ________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直接原因是该细胞中____________结构异常使其与____________结合能力下降;因此该病主要是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第____________阶段。
人体组织细胞中的一个CO2分子从产生处扩散到空气中至少需要通过_______层生物膜。
(4)若图示肝脏的内环境,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制取相当于图中[  ]液体,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___________。
(5)胰腺组织细胞可以分泌胰酶和胰岛素,其中________可以进入血液,参与物质代谢的调节,若该物质分泌不足,可使血液中的________浓度升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能使血糖浓度迅速上升的激素是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已经证明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以下是遗传密码破译过程的几个阶段。
(1)1955年,尼伦伯格和马太成功建立了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破译了第一个密码子:苯丙氨酸(UUU)。具体的做法是在代表“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的20支试管中各加入作模板(mRNA)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也即只由U组成的mRNA)。再向2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结果只有加入苯丙氨酸的试管中才出现了多聚苯丙氨酸肽链。体外蛋白质合成系统中除了加入全套必要的酶系统、tRNA、人工合成的mRNA和氨基酸外,还需提供__________。
(2)上述实验后,又有科学家用C、U两种碱基相间排列的mRNA为模板,检验一个密码子是否含有三个碱基。
①假如一个密码子中含有两个或四个碱基,则该R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应由______种氨基酸组成。
②假如一个密码子中含三个碱基,则该RNA指导合成的多肽链中应由_______种氨基酸组成。
(3)1964年又有科学家用2个、3个或4个碱基为单位的重复序列,最终破译了全部密码子,包括终止密码。下列是部分实验

实验序号
重复的mRNA顺序
可生成的多肽所含氨基酸种类
1
(UC)n
丝氨酸、亮氨酸
2
(UUC)n
苯丙氨酸、亮氨酸、丝氨酸
3
(UUAC)n
亮氨酸、苏氨酸、酪氨酸


说明:表中(UC)n 表示UCUCUCUCUCUC…这样的重复mRNA顺序。
请分析上表后推测下列氨基酸的密码子。(已知密码子是连续翻译的)
苯丙氨酸__________亮氨酸____________________丝氨酸__________

铁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缺铁时植物在有光的条件下也不能合成叶绿素,而表现“黄叶病”。请利用溶液培养法,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用具验证铁的生理作用。
材料用具: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若干,广口瓶若干,完全培养液,只含铁的培养液,缺铁的“完全培养液”,蒸馏水,滴管,量筒。
根据实验目的结合表中所列具体内容,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序号
A管
B管
C管
1
a液?
b液?
c液?
2



3
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4
变黄
变黄
绿色
5



6
绿色
黄色
绿色

(1)写出序号“1”中加入的三种液体的名称。
a液______________,b液______________ ,c液__________________。
确定a、b、c三种液体具体内容时主要以_______________为依据。加入a、b、c三种液体的数量应遵循____________原则。
(2)请描述序号“2”所表示的主要实验内容。
(3)请描述序号“5”表示的实验操作。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___________。
②用喷壶分别将________和_______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____。
(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试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
(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模拟实验。

①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碱基序列是-CTTGTACAA-,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____过程。
②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____,试管乙中模拟的是____过程。
③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____。
(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化合物的原料来自________,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传信息来自________。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________。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____________。

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优质高产。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
(1)无土栽培所用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植物因种类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对无机盐的需求也不同,所以应视具体情况调整____________,供作物____性吸收无机盐离子。
(2)营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浓度比根细胞内的低,植物仍可以通过______方式吸收。若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畅,作物根部可能出现的症状是____,其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温室内光照强度(E)与作物光合速率(v)的关系。在温度、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当E<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当B<E<C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当E>C时,可采取___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如遇连续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___光最有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