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 |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可以观察到核糖体,以及突触小体等结构 |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目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
D.制作口腔上皮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盖玻片 |
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再用超声波破坏线粒体内膜,破裂的内膜自动闭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处理这些小泡,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膜上的F0—F1颗粒物是ATP合成酶,其结构由突出于膜外的亲水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尾部组成 |
B.将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 |
C.用离心方法能将外膜与线粒体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原因是两个结构的大小、密度、质量不同 |
D.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水、丙酮酸、葡萄糖、ATP、核苷酸、氨基酸 |
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 |
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 |
C.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 |
D.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 |
如下图,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点处能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
B.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降 |
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R点应下移 |
D.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左移 |
浸入1mol/L 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
B.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
C.与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有关的两种主要细胞器是液泡和线粒体 |
D.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表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
如图所示为从鸡红细胞中提取核糖体的大致过程,下列对该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步骤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为了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和分泌 |
B.步骤②的目的是破坏细胞膜 |
C.步骤③④的目的是分离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
D.该过程运用了渗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踪、差速离心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