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因为我是班长!”——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
⑴脸上,擦伤的痕迹依然很清晰;头顶上的一块鸡蛋大小的疤,头发还没有长出来。眼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是救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
6月7日,在四川省资中县的一个村子,记者见到了正在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林浩。
9岁的林浩,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几天,林浩爸爸带着他来到资中,看望身患重病的爷爷;而林浩的妈妈,还在映秀镇当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做饭。
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
“那个同学压在我背上,我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我就告诉她,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我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
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的。”
⑵说起自己身上的伤,林浩说:“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林浩所在的班级,共有32名学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还有什么用呢?”
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刚到中心时,林浩被送到成都市儿童医院进行检查,所幸只是额头和右手有些擦伤。⑶检查完后,林浩不用救助站老师帮忙,自己翻身从床上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走出了医院。“真不敢相信,就那样一个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还坚强。”
下面的拼音中,有( )处错误。
A.2 | B.3 | C.4 | D.5 |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晰—— 迅速——
将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我这个班长还有什么用呢?
指出下列文中⑴⑵⑶处句子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⑴ ⑵ ⑶
A.动作描写 | B.肖像描写 | C.语言描写 | D.心理描写 |
读过这篇短文,你想怎样夸一夸林浩?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粮食,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你可以从煮课文入手嘛!那些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你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个字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 )
②一下子明白过来。 ( )
③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 )
(2)给下面词语写近义词。
品味——( )苍劲有力——( )
(3)用关联词语说一句话。
不仅……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文中写怎样煮书的句子;用“”画出文中写煮书好处的句子。
(5)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冒险
春天到了。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颗种子说:“我要努力生长!我要向下扎根,还要‘出人头地’,让茎叶随风摇摆,歌颂春天的到来——我要感受春晖照耀脸庞的温暖,还有晨露滴落在花瓣的喜悦。”于是,它努力向上生长。
第二颗种子说:“我没有那么勇敢,没那么坚强。我若向下扎根也许会碰到硬石。我若用力往上钻,可能会伤到我脆弱的茎。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看了会将我连根拔起。我还是等情况安全些再作打算吧。”
于是,它继续瑟缩在土里。几天后,一只母鸡在庭院里东啄西啄,这颗种子就这样进了母鸡的肚子。
(1)多音字组词。
扎 zhā________露 lù________难 nán________
zhá________làu________ nàn________
(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土地 ( )的茎 ( )的春天
(3)试着从括号里选出和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脆弱(软弱坚强)危险(安全安危)胆怯(胆小勇敢)
(4)和“我若长出幼芽,难保不会被蜗牛吃掉。”这句话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A.我若长出幼芽,一定不会被蜗牛吃掉。
B.我若长出幼芽,一定会被蜗牛吃掉。
C.我若长出幼芽,有可能会被蜗牛吃掉。
(5)缩写句子。
两颗种子躺在肥沃的土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短文内容,你想对第二颗种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沃尔特·迪斯尼和米老鼠
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他在少年时代,曾经到一个报社应聘,但没有被录用。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
有一天,当他(象像)往常一样在车库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在地板上跳跃。他赶紧回到家里,拿了一些面包屑给它吃。渐渐地,彼此混得很熟。有时候,那只老鼠(竟竞)大胆地(扒爬)到他工作的画板上,并且有节奏地跳跃着。出于好奇心,他每天都要(带代)一些面包屑去喂老鼠。老鼠美美地饱餐,他就在一旁瞪大眼睛细细地观看,直到老鼠跑走为止。
不久,他失业了。正当他穷困潦倒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车库里那只在画板上跳跃的老鼠。他立刻画出了一只老鼠的轮廓。不久,《米老鼠》卡通片就诞生了,他因此一举成名,成为伟大的艺术家。
(1)在第2自然段中用得不恰当的字上画“×”。
(2)结合短文内容,试着从括号里选出和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渐渐(慢慢常常)跳跃(跳动飞跃)诞生(产生出生)
(3)缩写句子。
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替教堂作画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 ( )
A.一只老鼠使沃尔特·迪斯尼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B.任何人在困难面前都不要低头。
C.创作是离不开生活中的仔细观察与体验的。
(5)通过阅读短文,你了解到的和沃尔特·迪斯尼有关的事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上下文,你能猜想出“穷困潦倒”的大概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邮票上的齿纹
19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寄信。他发现身旁有一位外地人,正对着一大张邮票(发呆发愁)。原来,那时人们常常买几枚连成整张的邮票,寄信的时候,再用小刀裁开。很(显然突然),那位外地人一定是忘了带小刀。
“先生,我想借您的小刀用一下。”
“很抱歉,我也没带。”亨利·阿察尔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那位外地人一抬头,看见了亨利·阿察尔西服领带上的别针,顿时,微皱的眉头舒展开了。“先生,能借您的别针用一下吗?”
“当然可以,可是……”亨利·阿察尔疑惑不解地(盯望)着他。外地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快地就把这枚邮票撕了下来。
亨利·阿察尔回到家中,脑海中一直(思索思想)着刚才在邮局发生的事。他想:要是在每枚邮票周围都打上小孔,那么,大张邮票使用起来不就很方便了吗?
不久,亨利·阿察尔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这项发明立即被英国邮政部采用。从此,世界各地都使用带齿纹的邮票。
(1)根据上下文,用横线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你还能写出像“整整齐齐”这样的叠词吗?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短文的第一句话:“19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去邮局寄信。”向我们交代了: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动词。
外地人接过别针,在一枚邮票的四周整整齐齐地刺了一圈小孔,然后很快地就把这枚邮票撕了下来。
(5)亨利·阿察尔为什么能成为发明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麻雀洗澡
太阳暖烘烘的,南边山坡上的雪已经快化完了,只有松树根的北边,还留着一块块的雪。
小山涧里流着泉水,叮咚口丁咚地响着,唱着欢快的歌。在低洼的地方,泉水聚成了一个个小水潭,阳光照在水面上,亮晃晃的,像一面面镜子。两只小麻雀飞到一个小水潭边, “唧唧!喳喳!”它俩叫着跳着,用小嘴巴啄啄草根,又沾沾水。小脚一会儿跳到石头上,一会儿又跳到水潭里,扑扑蓬蓬松松的翅膀,溅起一阵阵水花,又用小嘴理理羽毛。
又是两只小麻雀飞来了,“喳喳!唧唧!”叫个不停,像是在说:“春天来了,多暖和呀!”
又是两只小麻雀飞来了,用翅膀打着水,溅起一阵小水花。
是啊,麻雀洗澡,春天就来了——这也是老规矩呀!你看,那身蓬蓬松松的羽毛,不久就要脱掉,换上一身又光又滑的春装了。
(1)用“”画出具体描写小麻雀洗澡的句子。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沾沾( )啄啄( )扑扑( )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镜子一( )歌一( )春装
一( )翅膀一( )松树一( )水花
(4)除了麻雀洗澡,文中哪些地方也告诉我们春天来了?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