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某地只有10个铜板和10个梨子,且一个梨子=一个铜板。后该地发行10元纸币代替10个铜板,则1元纸币=1个铜板,这时一个梨子的价格就是1元。如果该地发行20元纸币的话,则2元纸币等于一个铜板,这时一个梨子的价格也变成了2元。从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的正确认识是( )
①控制货币发行量可以稳定物价
②发行纸币可以增加社会财富
③纸币发行量与其购买力成正比
④国家(或地区)无法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这说明
A.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
B.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
C.量的积累是事物发生质的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在2002年塑料袋“百岁诞辰”之时,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现今,“远离塑料袋"、“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白色革命”到“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
④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灾害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灾害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灾害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科学理论并非一成不变:一旦有了更好的解释,旧理论就需要修正。科学家随时准备改变自己的信念,并与观察、实验中获取的数据保持一致,这并不是他们的弱点,相反,这正是他们的力量所在。这说明
①科学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科学认识随着客观规律的发展而发展
③科学家的信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