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

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上述故事蕴涵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②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③价格在本质上是由供求决定的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A.2.5千克苹果价格10元钱 B.用10元钱购买了2.5千克苹果
C.购买2.5千克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钱 D.先付款10元钱,预订2.5千克苹果

针对近来日本频繁干扰我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正常巡航维权,并欲将钓鱼岛问题复杂化和扩大化,中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并于2013年1月10日出动歼-10战机在相关海域巡航。这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有人说:对于今天的中国和美国,不再仅仅是博弈,而更多的是合作,不再仅仅是掰手腕,而更多应该是握手。这种说法能够成立的依据是()

A.双方没有利益上的冲突 B.双方的综合国力水平相当
C.双方有着相同的意识形态 D.双方有着共同的国家利益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日:“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回答“必不得已而去”时,最后保留了“民信之矣”。下列与孔子的观点一致的是()

A.软实力即精神力是综合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B.军事力量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C.解决温饱问题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D.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