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在分析人和企业的关系时说,“企”业,“人”在上,方为“企”;反之,无“人”则“止”。这启示企业经营者要
①承担社会责任,讲求社会效益 ②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③以利润最大化为直接经营目的 ④实施就业优先的战略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假设2012年H国某型号节能灯的单价为30元。2013年由于生产技术的突破,该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该国法定货币贬值25 % ,不考虑其它因索,2013年该型号节能灯的单价为
A.11.25 元 | B.12 元 | C.20 元 | D.40 元 |
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梁启超的观点
①承认了伟大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A.①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④ |
有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一个国家繁荣或贫穷,而政治体制改革又决定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该观点
A.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B.夸大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
C.肯定了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 D.强调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 |
舒婷在《人心的法则》中写道:“为一个诺言而信守终身?/为一次奉献而忍受寂寞?/是的,生命不应当随意挥霍,/但人心,有各自的法则”。这段诗所包含的哲理是
A.价值实现取决于人们的选择 | B.人的价值是永恒的 |
C.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 D.价值选择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
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
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