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在前2s内质点的位移是4m |
B.在1~3s内质点做加速度a=﹣2 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
C.在2~3s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同1~2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
D.在前3s内质点的路程是2m |
从某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在5s内该物体通过的路程为65m,若空气阻力不计,则该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可能是
A.20m/s | B.30m/s | C.40m/s | D.60m/s |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某物体从A运动到C所用时间是t,B是AC连线上的一点,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v,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3v,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应当为
A.2v/t | B.4v/t | C.2t/v | D.4t/v |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
B.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
D.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也一定不断减小 |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第1s末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
B.第2s内、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相同 |
C.第2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并向反方向运动 |
D.在图示6s内物体的位移始终不为负值 |
下列说法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
B.伽利略用实验验证v与t成正比的最大困难是当时没有测量时间的仪器 |
C.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 |
D.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