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本次实验应使用 (选填“水银”或“酒精”)温度计(水银的沸点为357℃,酒精的沸点为78℃).
(2)实验中,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
(3)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水的温度达到 ℃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过一段时间再观察水是否沸腾.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8 |
98 |
98 |
利用身边的器材可以做很多小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小明同学利用气球做了以下几个小实验:
(1)图甲所示,用手指压气球,气球的变化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2)图乙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
(3)图乙中,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从A点靠近气球,可观察到两气球(选填“分开”或“合拢”),这是因为带电体能够。
小明设计了一种“自动限重器”,如图23(甲)所示。该装置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组成,其主要元件有电磁继电器、货物装载机(实质是电动机)、压敏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等。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23(乙)所示。当货架承受的压力达到限定值,电磁继电器会自动控制货物装载机停止向货架上摆放物品。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阻值忽略不计。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由图(乙)中的图象可知,随着压力F的增大,压敏电阻R1的阻值将________。
(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
(3)随着控制电路电流的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将_________,当电磁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大小为30mA时,衔铁被吸下。若货架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800N,则所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Ω?
小华总结所做的物理探究实验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
如图22:甲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物块B反映出来的.
乙实验中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用(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计示数”)来反映的.
(2)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都要采用控制变量法.
如图22:甲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就要多次改变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不变.乙实验中只有物质的不同,其他因素必须控制相同(例如烧杯的规格相同、水和沙的相等、酒精灯加热方式相同等).
甲、乙两组同学利用图22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所用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0Ω 2A”的字样,电源电压不变。
(1)两组同学连接电路后,按照正确操作,在闭合开关前都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了最左端。请用用笔画线代导线,将电路补画完整。
(2)实验中,两组同学小灯泡都不亮。两表的示数分别如下,请你帮他们分析灯泡不亮的原因(电流表、电压表均正常)。
组别 |
电流表/A |
电压表/V |
灯泡不亮原因 |
甲组 |
0.3 |
0 |
|
乙组 |
有偏转,但很小 |
有偏转,但很小 |
(3)某组同学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3所示为_____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他们把灯一直亮着,等到老师来检查时,却发现电流表的示数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等于”)了,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了。老师笑了笑:“知道为什么吗?”,若是你,怎么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和同桌刘丽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他的实验装置如图21所示,若你是同桌刘丽,请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错误改正后,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小明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像,此时物距______相距(选填:“>”“<”或“=”)。小明对同桌刘丽说:“这不就是照相机的原理么。” “上次我拍的一张照片前面的小路很清晰,想要拍的后面远景却很模糊,为什么呢?”。刘丽笑了笑,在这次实验的基础上,把蜡烛________(选填:“远离”“靠近”)透镜,模拟了远景模糊的现象。接着,她又模拟了站在原地拍摄的应对方法: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