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K2CrO4溶液处理对某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1)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剪取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中______8-12min;将根尖放入清水中漂洗10min;用______溶液对根尖染色15min,压片后制成装片。
(2)镜检时,每个根尖装片大约统计600个细胞,这样每种浓度K2CrO4溶液处理条件下应保证统计_____个根尖装片,以降低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表明,K2CrO4溶液对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和产生微核的影响依次是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
(4)K2CrO4处理使染色体发生断裂时,带有着丝粒(着丝点)的染色体在完成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口处黏合形成“染色体桥”,以下均为有丝分裂____________期图,能观察到“染色体桥”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
断裂后,没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不能被________牵引,在有丝分裂_______期核膜重建后,会被遗留在细胞核外,而成为微核。
下图为某植物一昼夜中CO2的吸收和释放速率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昼是指横坐标O—O中的段,其中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达最大值的时间是点。
(2)在ef段中CO2吸收速率下降的原因是;而cd段CO2吸收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3)一昼夜光合作用超过呼吸作用强度的时间段是段,理由是。
(4)若曲线“平行于X轴部分”在Y轴上对应值是1.6 mg/h,曲线在“c点”时在Y轴上对应值是7.2 mg/h,(假设昼夜温度相同)则“C时刻”该植物光合作用的葡萄糖生成速率是 mg/h(2分)。
为探索植物吸水和吸收无机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含量为100%)中各种养分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Mg(%) |
Si(%) |
|||
水稻 |
番茄 |
水稻 |
番茄 |
|
吸收前 |
100 |
100 |
100 |
100 |
吸收后 |
110 |
85 |
20 |
115 |
(1)培养水稻的培养液,镁离子的相对浓度比原来升高了,这是由于
。
(2)培养番茄的培养液,镁离子和“硅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同,说明
。
(3)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培养液, “硅离子”的浓度变化不同,说明
。
(4)培养过程中要经常(每天2-3次)向培养液中,保证根细胞。
(每空2分)下面是改变光照和CO2浓度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在无光照时,其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
(2)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在CO2浓度降低时,其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
(3)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均影响光合作用的速度,但前者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过程,后者主要影响过程。
下图是水稻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的催化效率变化的一部分曲线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两图可知,在35℃时,水稻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是的。
(2)A图中℃时,催化效率为0,此时酶的活性。在A图中画出0℃-35℃的催化效率曲线。
(3)在B图中画出100℃-35℃的催化效率曲线。之所以这样画的理由是
。
根据下列各细胞器图,回答以下与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
(1)植物的叶大多呈绿色,其原因是[ ]中的薄膜上含有,且含量约占色素总量的3/4。
(2)秋季叶片呈现除绿色以外的颜色,如黄色、红色等。这与图中
[ ]中所含的以及[ ]中所含的花青素等有关。
(3)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中显红色,碱性环境中显蓝色,中性环境中紫色。喇叭花的花瓣在清晨是红色的,其原因是植物晚上进行,产生大量的。产生该物质的细胞器是[ ]。该物质通过方式进入[ ]中的液中,溶于水而使溶液呈酸性。
(4)“9.11”事件后不久,“炭疽恐慌”使炭疽杆菌这一生物变得家喻户晓。炭疽杆菌具有的细胞器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