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为着发展工业,需要大批资本,……在服从中国法令,有益于中国经济的条件下,外国投资是我们欢迎的。……外国投资的容纳量是非常广大的。”1953年《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出版时,却删除了这段话。对此,最合乎逻辑的解释是
A.中国对外政策已从开放转向保守 |
B.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体现 |
C.美国实行敌视和封锁中国的政策 |
D.抗美援朝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化 |
1894年《天津早报》刊登一则商行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 B.在华外国资本的发展 |
C.报纸功能出现新变化 | D.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
据文献可考: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隶属于台湾。近代日本割占这一岛屿是通过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二十一条》 |
在诸多社会领域里,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先河。其中未涉及的领域是
A.政治 | B.经济 |
C.军事 | D.教育 |
据统计,清乾隆帝时,全国人口由1740年的不足l亿,到1790年超过3亿;道光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这种人口的迅速增长,对中国来说
A.加重了社会生存压力 | B.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
C.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 D.是社会高度发达的标志 |
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而中国则“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