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0.02 molNa分别投入到盛有100 mL水、100 mL 1mol·L-1盐酸、100 mL 1mol·L-1硫酸铜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三个烧杯中一定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Na+2H2O=2Na++2OH-+H2↑ |
| 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相比而言,X烧杯中的反应平缓些 |
| C.Z烧杯中一定会有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是单质铜 |
| D.三个烧杯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相同 |
在容积为2 L的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M(g)+bN(g)
cQ(g)。气体M、N、Q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值K=25/4 |
| B.该反应前5 min的平均速率:v(N)=0.002 mol·L-1·min-1 |
| C.在5 min时,再向体系中充入少量He,重新达到平衡前v(正)>v(逆) |
|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mol M和1mol N,达到平衡时,M的体积分数小于50% |
x、y、z三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变小,原子序数之和为16;这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分别为X、Y、Z,它们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乙和丙均为10电子气体分子,且二者相遇生成弱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元素位于第ⅣA族 |
| B.热稳定性:乙<丙 |
| C.甲和丙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 D.分子乙中各原子均达8电子稳定结构 |
下表是常温下的五种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
| 溶液 |
氨水 |
氢氧化钠 |
醋酸 |
盐酸 |
醋酸钠 |
| pH |
11 |
11 |
3 |
3 |
8.3 |
A.表中五种溶液,其中①~④由水电离出的c(H+):②=④>①=③
B.在⑤中加入适量④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溶液:c(Cl-)>c(Na+)
C.分别将①~④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100倍后溶液的pH:①>②>③>④
D.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c(NH4+)>c(Cl-)>c(OH-)>c(H+)
下列图示实验现象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图A,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导管中液面上升,因为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
| B.图B,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褪去,因为有气态烯烃产生 |
| C.图C,溶液均变红,碳酸钠溶液颜色较深,因为相同条件下水解能力HCO3-强于CO32- |
| D.图D,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熔化的铝未滴落,因为铝表面生成氧化铝的熔点很高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Ag++NH3·H2O=AgOH↓+NH4+ |
| B.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3Mg(OH)2+2Fe3+=2Fe(OH)3+3Mg2+ |
| C.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2S2O32-+4H+=SO42-+3S↓+2H2O |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