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面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中都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
B.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C.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
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氯化钠 |
B.用量筒量取90.0mL的水 |
C.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 |
D.将配制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
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gM放入15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
C.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
D.200gN的溶液,蒸发60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
将20℃时某KNO3溶液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a克晶体;第二份恒温蒸发掉20克水,析出晶体b克。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2a=b | B.2a≤b | C.2a≥b | D.2a<b |
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水来选种。现在配制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所需食盐的质量
A.2.0kg | B.3.2kg | C.4.0kg | D.32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