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5日,杨振宁、莫言、范曾齐聚北京大学,为上百名青年学子献上了一场名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的思想盛宴。谈到科学与文学的关系时,莫言指出:“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睛里可能就不一样。”这表明
A.意识是人的心理感受,心理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 |
B.意识是主观的,它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
C.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往往有差别 |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 |
《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含义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它的一半,千秋万代也截不完。这句话()
①违背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包含了对立统一思想
③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④未看到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从1G到4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I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数据传输速度大幅提升,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而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人类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②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提供物质条件
③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与认识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下列选项与图中漫画的哲学寓意最接近的是()
①平流无石处,时时有沉沦
②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③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④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2014年8月8日,《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发布。《意见》还提出要推动东北地区与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完善东北四省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大力推进东北地区内部区域合作。对此,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A.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
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 |
C.要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
D.要重视部分的作用,以推动整体发展 |
中国书法的发展始终以文化为轴心,在不同时代都烙下清晰或模糊的印记,比如:曹操与建安风骨,陶渊明与田园诗派,谢灵运、鲍照与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的隐逸情节与山水情怀诗派,李白与浪漫主义诗派,杜甫与现实主义诗派以及黄庭坚与江西诗派,苏东坡与豪放词派,李清照与婉约词派等。中国书法的这一特点说明()
①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决定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②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
③矛盾的特殊性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