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和1.01×105 Pa时,反应2N2O5(g) ="=" 4NO2(g)+O2(g) ΔH=+56.76 kJ/mol,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是吸热反应 | B.是放热反应 |
C.是熵减少的反应 | D.熵增大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
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氯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而硫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 |
B.向硫化氢的水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得到淡黄色的硫 |
C.氯气能与水反应而硫不能 |
D.氯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而硫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B.化学反应速率为反应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或者生成物浓度的减少 |
C.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
D.加入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
B.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B.N2的结构式:N≡N |
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 |
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碳与水蒸气制水煤气的反应 |
B.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