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工程移民拆迁安置近42万人,受益人口4.38亿人。这一宏伟工程的成功是由于
A.发挥了市场在水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B.工程区域内群众的局部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
C.该工程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这是人民权益彰显的十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同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概括是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充分当家做主 |
B.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C.政府广纳民意,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
D.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
某地逐步形成了村级民主自治机制——村级民主决策“五步法”:民主提案、民主议案、 民主表决、创业承诺、监督实施。这被村民称之为“村里的人代会”。民主决策“五步法”之所以被群众认可和接受,是因为它
①有利于保障村民直接行使基层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③是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④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汕尾市某村通过村民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推选村民代表,并选举村内7个村民小组组长,共109 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村民加强对国家机关民主监督的具体表现
②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③这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④这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漫画主要告诉我们
A.我国目前的选举尚无法可依 |
B.我国要禁止一切竞选活动 |
C.公民是否积极参加民主选举影响选举结果 |
D.应提高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意识,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押讯问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严禁刑讯逼供,不得侮辱、体罚、打骂服刑人员等。这表明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我国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③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法律保护
④我国公民权利是不可剥夺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