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下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其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
(1)运用水循环原理简要说明冲积扇边缘“千泉”的形成过程。
(2)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特点,试解释其原因。
(3)分析该地巨大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图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电子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在图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4)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__。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料:见图。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指出图1中甲阴影区与图2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1)农业结构:甲区————————,乙区——————————。
(2)主要自然原因:甲区————————,乙区——————————。
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在A、B、C、D四处发展小麦、水果、花卉和乳牛生产,则:①A处宜发展_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_,耕地面积____;②B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③C处宜发展_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④D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因为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如果在D处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___。(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______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__因素,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读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__污染、_________污染、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等。
(3)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过程中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
(4)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