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呵护生命的感人故事。一个叫邓清清的七年级女生,被救援人员救出时,居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在一片漆黑的废墟下忍受着寒冷饥饿,依靠看书缓解心中的恐惧,维持着自己微弱的生命。七年级女生何翠青被埋废墟50个小时后,凭着自己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的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生还……
材料二: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无数的无名英雄投身到抗震救灾一线。美丽的白衣天使精心呵护着震区伤员;解放军冒死抢救废墟下的灾民;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积极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主人公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生命的?
(2)材料二中的无名英雄们是怎样对待他人的生命的?
(3)我们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材料一:据一项调查表明:有31%的中小学生的日记被父母偷看过,而且有些家长获得第一手资料后更不放心,过多的联想和猜测便会成为问长问短的素材,使本来就承受过重学习压力的孩子,还要想办法应对家长的盘问,因而又承受更重的精神压力,有些孩子还因为一时想不开而走上不归路。
材料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结合上述两则材料,为正确保护自己的隐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让父母尊重、了解、关心自己,某中学决定开展“保护隐私”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以下任务:
(1)标语拟定: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板报设计:该校八年级(1)班准备出一期与本次活动有关的黑板报,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三个栏目,并作简要介绍。
201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异地高考方案“原则上应于2012年底前出台”。随后全国有10余省市区先后公布各自的异地高考方案,其中,黑龙江、安徽、重庆、河北、湖南、浙江、吉林、辽宁等8省市确定在2013年正式实施异地高考方案。
⑴上述教育政策体现了我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什么权利?
⑵我国为什么要重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⑶如果你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城里上学,你应该怎样珍惜学习机会?
材料一:2013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中驾驶员违章记分项由38项增至52项:闯红灯记6分,驾驶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记12分……
材料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增了14项涉及校车管理的记分项,如使用伪造或变造的校车标牌、校车超员20%以上、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记12分,不按规定避让校车记6分等。
(1)新交规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哪项权利?
(2)你对这项权利是如何认识的?
(3)新交规加大对校车违章的处罚力度,说明了什么?
观察漫画,请你对漫画中的同学的言行发表看法。
2013年国庆假的第一天,初二学生小哲陪伴外地来的表弟,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升旗仪式,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给一位老年人让了座,到家后,吃完爸爸做的早饭,帮生病的妈妈倒了吃药的水,就开始认真完成作业。中午给外地的爷爷、奶奶发了个电子邮件,下午去练了一个小时的羽毛球,后到电影院看电影,当时,有两个人说话声音很大,小哲提醒说服了他们。回到所住的小区,发现道路两边有许多占道经营的小贩,把路都要堵住了,小哲心想,要反映反映这种情况,回到家就在工商部门的官方微博中,留言说明。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1)小哲享受了法律赋予的哪些权利?(2.5分)
(2)小哲履行了法律规定的哪些义务?(2.5分)
(3)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4)你认为公民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