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实验检测出某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结论之一是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1时,抑制根的 |
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mol•L﹣1 |
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 |
D.高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低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 |
5-BrdU(5-溴尿嘧啶)既可以与A配对,又可以与C配对。将一个正常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菌,接种到含有A、G、C、T、5-BrdU五种核苷酸的适宜培养基上,至少需要经过几次增殖后,才能实现细胞中某DNA分子某位点上碱基对从T-A到G-C的替换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下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
B.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
C.图中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 |
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因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又被称为细胞凋亡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水解)而荣获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中遗传信息缺失可能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原因之一 |
B.如能激活癌细胞nuc-1基因,可导致癌细胞死亡 |
C.蝌蚪尾部的自溶现象是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具体表现 |
D.在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的数量始终保持动态平衡 |
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
C.衰老的细胞中线粒体与细胞核的体积都会增大 |
D.原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都能遗传 |
科研人员围绕培育四倍体草莓进行研究。实验中,每个实验组选取50株二倍体草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它们的幼芽,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形成多倍体 |
B.自变量是秋水仙素的浓度和处理的时间,故各组草莓幼苗应数量相等,长势相近 |
C.由实验结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草莓幼苗1天最容易成功 |
D.判断培育是否成功最简便方法是让处理过草莓结出的果实与二倍体草莓果实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