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的鸟笼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在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10年内大山雀的种群数量第4年种群数量最大 |
B.2~6年内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
C.种群数量下降是从第4年后开始 |
D.第8年种群数量达到最低,此后保持相对稳定 |
如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是在0.5~0.6 mol/L的甘露醇溶液环境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
B.②过程表示原生质体在培养基提供的特定条件下形成愈伤组织,此过程叫做再分化 |
C.③过程中以适当配比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 |
D.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质粒是常用的基因工程载体。下图是某种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标示了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的作用位点),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终止子是由三个相邻碱基组成的终止密码 |
B.用农杆菌转化法可将该质粒构建的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 |
C.用限制酶Ⅰ和DNA连接酶改造后的质粒无法被限制酶Ⅱ切割 |
D.用限制酶Ⅱ处理能防止该质粒构建的表达载体引起植物疯长 |
图甲、乙中的箭头表示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neo表示新霉素抗性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质粒用BamHⅠ切割后,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B.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可用PstⅠ和BamHⅠ切割质粒和外源DNA |
C.用PstⅠ和HindⅢ酶切,加入DNA连接酶后可得到1种符合要求的重组质粒 |
D.导入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可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
EcoRⅠ和SmaⅠ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但切割后产生的结果不同,
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图中箭头处)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 |
B.SmaⅠ切割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
C.用DNA连接酶连接平末端和黏性末端的效率一样 |
D.细菌细胞内的限制酶可以切割外源DNA,防止外源DNA入侵 |
下列有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GAATTC,并能切出黏性末端 |
B.能识别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和具有特定的酶切位点 |
C.可识别特定的核糖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切割 |
D.其活性不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