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城市供水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市处于的地形区最可能是
A.珠江三角洲 | B.华北平原 |
C.东北平原 | D.四川盆地 |
根据该市的供水结构,推测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地面沉降 | B.水土流失 |
C.土地荒漠化 | D.石质荒漠化 |
下面扇形图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学者提出的“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图”,读图后回答后面2道题目。城市用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地租与劳动力资源 | B.市场与租金 | C.市场与环境 | D.地租与环境 |
高级住宅区向外延伸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
A.高速交通运输线 | B.洁净优美的环境 | C.良好的治安条件 | D.郊区廉价的地租 |
不同地区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导致人口移动,人口移动又不断改变人口分布。据报道,近期沪上一些家政中介悄然引入“菲佣”(菲律宾女佣)。从人口迁移的形式看,“菲佣”属于()
A.劳务输出 | B.难民迁移 | C.优秀人才移民 | D.经济迁移 |
我国沿海某出口导向型企业计划将生产基地转向内陆地区。限制它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资金 | B.土地 | C.劳动力 | D.交通运输 |
我国典籍《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对应下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寻即降雨”中的“雨”从成因看属于()
A.台风雨 | B.对流雨 | C.地形雨 | D.锋面雨 |
2011年8月29曰我国第11号超强台风“南玛都”在台湾登陆。图12为该台风由台湾东部往西偏北移动示意图。据此完成9 ~ 10题。当台风中心正由西海岸中部的乙点附近山海时,甲、乙、丙、丁四处海岸,风暴潮危害最人的是
A.甲处 B.乙处c.丙处d.丁处该台风8月31日后移动到闽赣交界处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其对安徽长江沿江平原的影响主要有
A.狂风毁坏大量房屋 |
B.暴雨引发特大洪涝 |
C.暴雨引发泥石流 |
D.降水缓解早情 |
安徽省某市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近十年来在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近两倍的同时,将该市建设为全国闻名的生态城市。图11反映的是2001—2011年该市城区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 ~ 8题。2009年以来,该市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总人口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增多
②经济快速发展,外来务工经商者增多
③出生率上升,少儿人口增多
④高校扩招,学生数增多
a.①③b.②④c.②③ d. ③④该市城区人口增加,主要导致
A.城市交通压力增大 B.城市绿地面积减少
c.城市人口密度大增d.市民生活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