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裂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而来的
②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新疆人说“深居内陆,气候干燥,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④太阳辐射根据波长范围可以分为紫外区、红外区、可见光区,其中波长最短的是紫外区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下图示意地球公转的轨道,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完成18~19题。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长江流域能观察到日全食现象,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 | B.乙点 | C.丙点 | D.丁点 |
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的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 | B.乙→丙 | C.丙→丁 | D.丁→甲 |
读下图回答16~17题: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东经70º | B.东经90º |
C.西经70º | D.西经:110º |
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9月23日前后 | D.12月22日前后 |
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此时
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 |
B.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
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
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地球最近的大行星 |
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 |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
右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回答12~13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 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 |
C.MO为晨线 | D.NO为晨线 |
北京时间是()
A.6日12时 | B.7日12时 |
C.6日24时 | D.5日12时 |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9~11题。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 B.①② | C.⑤⑥ | D.③⑦ |
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若从图中⑤地沿最短航线飞到⑦地,飞行的方向是:
A.沿图中两点间的直线飞行 | B.先向正南飞,再向正北飞 |
C.先向西南飞,再向西北飞 | D.先向西北飞,再向西南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