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龙”身体上也存在“病症”(下图)。据此完成下题。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
B.“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
C.“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
C.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
D.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
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A.出生率下降 |
B.医疗水平进步 |
C.乡镇企业发展 |
D.劳动力输出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北至京津,已全线通水。该工程干渠采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沿线河流,其原因是
A.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 |
B.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
C.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
D.保障工程供水水质 |
近年来,欧美、日、韩等地发光二极管(LED)产业链整体转移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因为该产业
A.技术门槛高
B.上下游协作紧密
C.土地需求量大
D.能源消耗量大
杭州(30°N ,120°E)某中学于北京时间7:00举行升旗仪式,此时旗杆日影朝正西,该日我国昼夜分布状况是
A.昼长夜短 | B.昼夜平分 |
C.昼短夜长 | D.无法确定 |
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图,回答下列小题。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
A.东进 | B.南下 | C.西扩 | D.北上 |
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A.土地沙化 | B.耕地撂荒 |
C.退耕还草 | D.自然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