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
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
C.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
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反应一段时间后,取32g反应后的剩余物,加入2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液体的质量为222.4g,得滤渣5.2g,则原32g反应后的剩余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50% | B.80% | C.12.5% | D.20%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MnO2固体 (KCl)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B |
Fe粉(CuSO4)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NaCl固体(Na2CO3) |
加过量稀盐酸 |
D |
氧气(水蒸气) |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稀硫酸的洗气瓶 |
下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25g |
B.2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
C.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苏打和小苏打 |
观察颜色 |
分别加热并将气体通石灰水 |
B |
氧气和二氧化碳 |
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 |
分别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黄金和黄铜 |
加热后观察颜色 |
加稀盐酸观察现象 |
D |
碳酸氢铵和磷矿粉 |
观察颜色 |
闻气味 |
对下列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
A |
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 |
阳离子的种类不同 |
|
B |
水银温度计受热液柱升高 |
汞原子受热体积变大 |
|
C |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
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
|
D |
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氢离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