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的许多药物都取自于野生的动物、植物,这些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
A.潜在价值 | B.间接价值 |
C.直接价值 | D.观赏价值 |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的生理活动,以下流程中错误的是()
A.人在平静时呼吸: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入肺 |
B.血液循环中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
C.尿素排出体外的主要过程: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 |
D.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过程:脂肪→甘油→脂肪酸 |
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则a为二氧化碳,c为有机物 |
B.保卫细胞对气孔开闭的控制,既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提供原料,又控制植物体的蒸腾作用 |
C.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 |
D.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在此过程中,b为水,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
依据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③作为分解者,它们在自然界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
B.①③的共同点是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 |
C.④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营寄生生活 |
D.把①放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溶液中,细胞会失水,甚至死亡 |
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 B.生物能影响环境,或者环境能影响生物 |
C.生物能够对环境造成影响 |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1935 年澳人利亚为控制甘蔗害虫而引入的有毒蔗蟾如今己成为新的生物灾难。面对泛滥的蔗蟾.科学家打算利川与蔗蟾活动时间不同的食肉蚁来控制蔗蟾数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蔗蟾之所以能大量繁殖,是因为食物丰富、天敌较少 |
B.蔗蟾泛滥成灾表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
C.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食肉蚁是一种分解者 |
D.蔗蟾泛滥成灾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